400-688-2626

毕舸:美国政府接管“两美”我们别误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08-09-09 10:24:55

美国财政部7日临时召开记者会,宣布将美国两大房贷机构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和美国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 (房地美)暂时纳入政府监护管理,“两美”执行长遭撤换。这项计划被视为是美国史上最大的政府介入金融市

 
  美国财政部7日临时召开记者会,宣布将美国两大房贷机构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和美国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 (房地美)暂时纳入政府监护管理,“两美”执行长遭撤换。这项计划被视为是美国史上最大的政府介入金融市场行动。 (9月8日《南方都市报》)

  “史上最大救市”的称谓,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自房产新政推行以来,“政府托市”的呼声不绝于耳。但笔者以为,别误读了美国 “最大救市计划”,其与国内“政府托市”的传统思路南辕北辙。


  实际上,从美国“最大救市计划”来看,是因为次贷危机的“蝴蝶效应”越刮越猛,房利美与房地美对金融体系影响庞大,任何一家倒闭都会导致美国国内与全球的金融市场大动荡。尽管有学者认为政府应尊重市场规律。但笔者认为,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也有照顾不到的时候。当市场带来的不是社会总福利的增加,而是种种缺乏效率的现象——诸如劣币与良币混同、市场信用运转体系降到冰点等,就出现经济学界俗称的“市场失灵”现象。


  在次贷危机发生后,就出现了典型的 “市场失灵”——所谓的房地产供求关系在短时间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市场陷入萧条中,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了美国甚至出现了拍卖价格为一美元的商品房,原因就在于原房主因支付不起按揭贷款“退房”,银行拍卖又遭遇冷场,无奈之下只好尽快脱手的现实尴尬。


  “市场失灵”的另一个表现是劣币与良币混同,由于次贷引发的公共信用危机,金融信贷机构也几乎“丧失”了鉴别住房抵押贷款申请者资格的能力,使得贷款发放处于停滞状态,即使有通过贷款抵押来购买房屋的消费者存在,也等于关闭了希望之门,这必然会导致恶性循环——民众不敢买房,或者想买房就无法获得合适的金融信贷杠杆,金融信贷机构一方面面临大量次贷危机引发的呆坏账,另一方面又苦于大量资金囤积无法放贷,以获取利润填补亏损黑洞,最终带来更大的运转危机。


  “市场失灵”意味着看不见的手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了。这时,“看得见的手”就要出面矫正市场失灵,这就是政府调控。我们看到,美国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毋庸讳言,政府表态一出,大量已进入或正考虑进入房市的美国民众,心理预期会有所增强,理性思考成分会加重。从这个角度说,美国“最大救市计划”首先及时准确地向公众表达了监管者态度,不仅具有政治意义,而且深具经济意义。


  美国紧急干预某个行业也不乏先例。“9·11”之后,美国政府紧急向受到严重影响的航空业和保险业实施财政拨款和政策支持,避免了这两个经济支柱行业由于自救力量的薄弱陷入破产境地,也挽回了成千上万航空和保险行业职工的就业岗位,推动了美国经济在遭受此次重大打击后迅速恢复元气。


  现代型经济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不同行业间相互关联度加大,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要保持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协调好整体发展关系。面对重大经济危机,仅仅依靠市场自救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市场调控机制,通过对房利美和房地美的监管强化、制度重建及政府支持,全面修复美国普通民众取得房贷、车贷与其他信用的能力,这也许就是美国“最大救市计划”的本意所在,而绝非国内某些房产商所言的“政府托市重返暴利时代”。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一张图解读央行房贷新政


网络 2014-10-19 23:24:11

金沙公馆 领跑楚雄现代院落别墅生活


新浪乐居 2011-09-30 14:33:23

双汇劫:五百亿的隧道视野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1-05-19 14:26:02

盛世弘强总价14亿拿下新区K23等三地块


新浪房产 2010-12-29 14:43:31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