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记录总量 昨天,《2008年7月义乌市场分析报告》公布,记者关注到其中的一个细节:截至7月底,“义乌市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共集成了从工商、质监、国税、地税、人劳社保、消保委、环保等部门汇集的企业基础信用记录
信用记录总量
昨天,《2008年7月义乌市场分析报告》公布,记者关注到其中的一个细节:截至7月底,“义乌市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共集成了从工商、质监、国税、地税、人劳社保、消保委、环保等部门汇集的企业基础信用记录27.57万条。记者从权威机构了解到,这是义乌首次公布信用记录总量。
【纵深解读】
信用记录从何而来
义乌市场信用指数指标体系今年起才正式运转,每月向全社会公布义乌的信用指数,但义乌收集信用记录的实践,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2006年,义乌市信用平台建设方案通过国家级专家组论证,当年,义乌市政府累计投入582万元启动资金,进行软硬件招投标,建设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平台。2007年3月,义乌信用信息中心机房建成运行,工商、国税、地税、质监、人劳社保、环保、外经贸局等多个部门的信用数据,以实时或定期交换的方式进入信用数据库。去年12月,义乌市企业信用信息监管平台与义乌市信用网(www.ywcredit.gov.cn)正式开始网上上线运行,实现监控部门的数据共享。义乌市信用网目前日访问量超过五万人次,注册用户突破1500户,为宣传义乌市场信用设立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提升的平台。
在目前义乌收集的27.57万条信用记录中,来自工商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14.37万条,来自地税、国税、质监、人劳社保等四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分别为8.37万条、1.78万、1.68万、0.78万条。
企业信用记录的好坏,关系到企业自身的“信用指数”,更关乎企业竞争力。这一“信用指数”分值的高低,采购商可以凭借设在义乌市场内的查询系统轻松查到,如果得分不高或上了信用“黑名单”的企业,将失去竞争力。
“寒流”考验市场主体
今年以来,由于国际经济大环境形势低迷,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的增长速度乏力。而凭借中国小商品城市场群这一交易平台的超强实力,在拥有产品全球定价话语权的行业,仍在“暖湿气流”的滋润下,获得丰厚收入。不过毋庸讳言,席卷全球的外贸“寒流”,在外贸依存度很高的义乌市场也已显现影响。从市场监测指标看,7月义乌市场业绩成长指数为101.75,比上月又下降0.36%,其中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有玩具类、副食类、雨具箱包类、文体出版类和化妆品类,降幅都在6%以上。这其中,玩具类企业平均销售增长率下降四个百分点,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下降10.67个百分点。可见,经济形势对市场业绩的影响十分明显。
上月,近两万户经营主体入驻国际商贸城三期市场的资格已经确定。义乌市场管理水平和服务环境正在持续改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市场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上月义乌市场经营素质指数和公平竞争指数出现略有下降的曲线。随着商户数量的增加,同业竞争的情况将在义乌市场越来越明显,“寒流”考验着义乌市场主体难中求进的能力。健康经营主体的培育是市场健康成长的关键,在当前部分行业遭遇外贸“寒流”的情况下,如何以信用记录约束、规范商户的行为,提升商户这一经营主体的综合素质,正成为新的课题。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