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质监局近日通报了今年上半年对我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经销的部分食品的抽检情况,抽检结果反映出熟肉制品、奶粉、红枣、挂面、小麦粉等产品质量状况稳定良好,而桶(瓶)装饮用水质量较差,微生物超标现象比较严重。 食用油溶剂残留需重视
省质监局近日通报了今年上半年对我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经销的部分食品的抽检情况,抽检结果反映出熟肉制品、奶粉、红枣、挂面、小麦粉等产品质量状况稳定良好,而桶(瓶)装饮用水质量较差,微生物超标现象比较严重。
食用油溶剂残留需重视
抽检发现,食用植物油溶剂残留问题比较严重,此项不合格涉及5个批次的样品。我国生产食用油主要采取两种方法:压榨法和浸出法。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6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加工而成。由于浸出法产量较高,不少企业都应用这种方法,但采用此种工艺生产的食用油会残留微量溶剂油。长期食用溶剂残留量超标的植物油会危害人体健康。出现不合格现象的企业多数是经过改制转产或者新投产的,产品质量控制尚不稳定,需要这些企业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桶装饮用水微生物超标严重
部分桶(瓶)装饮用水微生物超标严重,某些产品高出标准规定的400多倍。检查发现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多数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虽然部分企业建立了化验室,但流于形式,需要企业主动培养检验技术人员,加强产品检验及质量控制。
茶叶存在以次充好现象
品质特征是茶叶质量的特征指标,该项目不合格表现为产品的实际等级达不到产品标注的质量等级。反映了一些企业存在以低等级的茶叶充当高等级茶叶的以次充好现象。抽查中此项不合格涉及12个批次的样品,占不合格总数的92.3%。
个别儿童食品微生物超标
儿童食品的主要质量问题是标签、过氧化值、霉菌、大肠菌群、菌落总数项目不合格。过氧化值是反映食品中油脂腐败变质程度的指标。霉菌、大肠菌群、菌落总数项目是反映食品受细菌污染程度的卫生指标。生产企业的加工车间、包装材料的洁净程度不够、消毒不彻底都有可能引起微生物超标。(记者 李秋玲 实习生 杨珣)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