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30元能买来“信用”?
来源:商旅报
2008-08-21 09:40:42
花130元能买来“信用”? 某商业信用研究中心上门办证惹风波,工作程序出“问题”被商家误解 本报海口8月20日讯(记者 姜飞 李晓梅 摄影报道)今天上午,在海口府城大园路经营百货
花130元能买来“信用”?
某商业信用研究中心上门办证惹风波,工作程序出“问题”被商家误解
本报海口8月20日讯(记者 姜飞 李晓梅 摄影报道)今天上午,在海口府城大园路经营百货商的何先生向记者反映说,19日下午,有4名自称海南省商业信用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找到大园路的数家商行,向每家收取130元的“档案资信服务费”,并发了一张“商业信用档案证明”。糊里糊涂交了费的商家们觉得有些不对劲,拨打了该收费单位的咨询电话,但都没有得到正面答复,商户感觉上当受骗。
投诉
交130元“信用费”就不查了?
今天上午10时许,记者接到报料后,赶到了海口府城大园路何先生的百货商行。据何先生介绍,19日下午4时许,有4名自称海南省商业信用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大园路的数家商行,向每个商家收取130元的“档案资信服务费”。这些工作人员还让商家们填写了一份《商业信用档案信息申报表》,还将每个商家的资料都进行了登记,表示商家信息可以录入到“中国商务信用网”供消费者查询。
“我们交钱说办一个证,就证明我们是诚信商家了?今后就不会有人来检查我们了?”何先生问。记者在一份“商业信用档案证明”上看到,落款盖有海南省零售与供应商联合会、海南省商业信用管理服务中心和海南省商业信用研究中心三个公章。交完费的当天下午,辖区工商执法人员例行对何先生的商行检查进货台账。何先生还表示纳闷:“我有信用证明,应该不用来检查了吧?”据了解,大园路有十几家商户拿到“商业信用档案证明”。今天一早,何先生等人拨打了咨询电话,对方没有作出正面答复和解释,所以他们对此更加难以理解。
形态
未获退款商家打110报案
今天上午10时30分左右,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大园路的商家告诉记者,19日办理“信用”证明的那几个人来了。记者在一名工作人员陈某的工作证上注意到,其单位为海南省商业信用研究中心。对于为何向商家收取130元的“档案资信服务费”,陈某解释说:“交的费用只是商业申报材料费。”他们是按照相关文件,为商户在“中国商务信用网”上登记“商业信用档案”的,商家交费是一种自愿行为。
对于商家们质疑办理“商业信用档案”的程序过于简单,还称只要办理这个证,工商等部门都可以不上门来查的说法,陈某都给予否定:“没有这个说法。”商铺老板都认为:“这种证是毫无意义的。”不少商铺老板都要求工作人员马上退款。但是工作人员不同意,于是有商户拨打了110,希望派出所帮助处理。
声音
执法不受“信用”证明影响
对此,记者随后采访了海口工商局琼山分局的郝副局长。郝副局长告诉记者,于海南省商业信用研究中心向商家收取“档案资信服务费”的行为,工商部门并不了解。但取得“商业信用档案证明”就可免检是不可能的,“工商的监管是按工商管理规定,和有关法律规定进行行政执法,不会因为具备什么证,就不检查某家店。”郝副局长表示。
回应
收费是建设信用公共平台
那么,这个“信用”证明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中午11时40分左右,记者来到了海南省商业信用管理中心,得知海南省零售与供应商联合会其实是行业协会,下设海南省商业信用研究中心即海南省商业信用管理服务中心。海南省商业信用研究中心主任刘宏和告诉记者:“我们上网的信息是原始信息,商家的情况都是真实的,以提供给消费者公开查询。”据了解,海南省商业信用研究中心开办这项工作是从今年初开始,目前已经搜集了海南3000多户商家的资料登记注册到中国商务信用网。
截至发稿前,记者从白露派出所了解到,虽然该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派出所签字承诺说要给大园路的商户退钱,但是直到目前仍没有退款。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河北新闻网
2014-03-10 1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