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征信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1989年至1994年起步和初期发展阶段,1995年至1999年民营征信业发展和外资进入阶段,2000年至今的政府重视征信业发展,个人信用征信进入试点三个阶段。目前中国征信业的发展现状是:企业征信行业规模初步显
中国征信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1989年至1994年起步和初期发展阶段,1995年至1999年民营征信业发展和外资进入阶段,2000年至今的政府重视征信业发展,个人信用征信进入试点三个阶段。目前中国征信业的发展现状是:企业征信行业规模初步显现;市场化运作模式已经基本形成;企业征信市场的集中度逐步提高;个人征信试点已初见成效;中央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立并取得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市场规模仍然较小、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的信用信息公开化程度不高、征信信息不全面不及时、专业人才匮乏、征信业发展模式不清晰。
从中国国情出发,综合考虑中国征信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以及未来的目标,对征信业发展的模式思考如下:
第一,企业征信应选择市场化的“民营模式”。我国已有民营企业征信机构发展的良好基础,企业征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已经基本形成。民营征信企业的信用信息来源更广泛,服务范围也更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会促使民营征信机构不断开发创新信用产品,更多个性化的服务和多样化的增值服务。更有利于调动社会上资金和人才投入到信用服务行业的建设中,而不必政府大量投资。民营征信机构不依附于任何政府机关和部门,有利于独立性和公正性。
第二,个人征信短期内是两种模式并存,目标模式是市场化运作为主。从中国具体情况看,个人征信领域在一定时期内也会是两种模式并存。初期公共信贷登记系统在金融系统内部开展同业征信、防范风险方面还会发挥较多的作用。但由于公共信贷登记系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现阶段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应给民营个人征信的发展留出空间,在相关法律的制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使用等方面,应使民营机构同样有发展机会。从目标模式来看,中国个人征信业应逐步过渡到以“民营模式”为主。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