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昨日发文,对华中科技大学在招生宣传中“忽悠”学生,导致一些事先“承诺”录取的高分考生无缘被录取的行为进行了批评。笔者对其改变录取规则的建议表示赞成,但是认为高校因为在现有录取规则
《新京报》昨日发文,对华中科技大学在招生宣传中“忽悠”学生,导致一些事先“承诺”录取的高分考生无缘被录取的行为进行了批评。笔者对其改变录取规则的建议表示赞成,但是认为高校因为在现有录取规则中占有优势从而“忽悠”考生,却难以苟同。
造成高校“承诺录取”最终变为“忽悠”,陷入诚信困境的是现行高考集中录取制度。如果承诺录取线定低了,报考该校的学生会增多,由此导致最终录取线上扬,一些学生必被“忽悠”,学校的招生形势不错,但学校的招生宣传难免被认为“虚假”,引发招生学校和家长、考生的冲突;如果承诺录取线定高了,报考该校的学生会减少,由此导致最终录取线反而下降,学校在当地的招生形势不好不说,考生和家长也同样会指责,是因为被招生人员的话“吓怕了”不敢填报这所学校,与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
没有自主招生权,高校其实根本没有承诺录取某些考生的资格。高校在集中录取制度下的招生宣传,犹如戴着镣铐跳舞,进退两难。拿捏好招生宣传的尺度,对招生宣传老师来说,是一件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事。
很显然,高考集中录取规则,既制约了学校的招生,无法自主选择考生,又限制了考生的权利,无法让学校和考生双向选择。只有高校拥有自主招生权,才能在招生中按自己的标准选拔人才,真正兑现录取承诺,避免陷入诚信困境,而对应高校自主招生权,每个考生可以申请多所学校,同时拿到多所学校录取通知书,再从中进行选择。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