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开发商不降价售房 渴求政府救市是想维护暴利

来源:现代快报 2008-07-18 11:04:38

如果开发商不降价售房,主动应对楼市调整,而是寄希望于政府救市来维持其暴利,那么,政府就永远不应该救市。   最近,有关房地产救市的讨论非常激烈。但就在这当口,7月16日,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

  如果开发商不降价售房,主动应对楼市调整,而是寄希望于政府救市来维持其暴利,那么,政府就永远不应该救市。

  最近,有关房地产救市的讨论非常激烈。但就在这当口,7月16日,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2%。


  除了深圳、广州等极个别城市,我国房价的上涨趋势至今没有真正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谈论房地产救市,本身就显得有些怪异。但凡救市,最起码说明这个市场的价格已经下跌到不可承受的地步,而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调整只限于个别城市。一个连正常调整都没有经过的市场,哪里用得着政府去救市呢?


  所谓的房地产救市,只是开发商等既得利益集团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渴求而已。现在,全国不少城市的房价虽然仍在上涨,但是成交量却明显回落,这说明,市场的调节作用正在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应该顺势而为,降低房价,而现在,绝大部分开发商是“死了也不降价”,就是与市场对抗的极端表示,对于开发商群体的这种顽固坚守,救市有必要吗?实际上,即使房价调整幅度较大的深圳,也仅仅才回落到2007年上半年的水平,而我国早在2005年就开始对房地产进行调控,也就是说,2005年时的房价在中央看来就已经过高,因此才出台调控措施的,以此推理,如果房价不能回归到2005年的水平,救市就可以被视为对前期调控政策的某种否定。


  有人担心房价一旦步入调整,会引发像美国那样的次贷危机。这种担心是非常多余的。


  首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投机色彩浓郁。我国房价的非理性上涨,其实就是炒房者非理性投机的结果。投机客经历一次房价下跌的洗礼,才能变得理性,房地产市场才能变得理性。否则,炒房就能赚钱的规律不被打破,只会进一步助长投机潮。其次,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范围仅限于广州、深圳等极个别城市,大部分城市的房价仍然处于上涨轨道中。全国许多城市的房价都有太多泡沫要挤,我们应该鼓励房价调整,而不是人为排斥和拒绝这种调整。


  再次,并非所有的商品房都是用贷款购买的。许多高收入者更愿意一次性付清房款。即使贷款买房者,并非都是在高价位买的房,也并非所有的贷款买房者都是集中在近一年内买的房。那些在2007年以前贷款买房者,如果房价下跌30%,银行根本无所谓,因为仅2007年的涨幅就不止30%,更何况银行还有一个30%的首付。与庞大的存量住房相比,高位买房者只是少数,房价的下跌不足以对银行的整个承受能力构成威胁。


  其四,房贷在整个银行贷款业务中的比例很有限。央行2008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08年3月底,全国商业银行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9.4万亿元,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为5.01万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8万亿元,占整个国内银行体系贷款总额的6%左右;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3.13万亿元,占整个国内银行体系贷款总额的11%左右。两者合计,也仅占整个国内银行体系贷款总额的17%,即使不良贷款比例上升,也远不至于威胁到金融安全。


  因此,我们现在应该欢迎房价自我调整,有一点政府应该明白,如果开发商不降价售房,主动应对楼市调整,而是寄希望于政府救市来维持其暴利,那么,政府就永远不应该救市。(原题为《房地产救市:维护暴利的渴求》) (本文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时寒冰)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版筑·后街周日推售200余间商铺 最低首付9.8万起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1-07-27 17:07:57

告别裸婚时代 昆明小户型公寓圆一个蜗居梦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1-06-29 14:39:50

贵阳全面“围剿”违法建筑


贵阳晚报 2011-03-30 17:00:19

遗失房产证 土地证 补办需要七个月


云南信息报 2011-01-24 16:51:58

二沙岛15栋违建别墅开拆 后台很硬业主没露面


广州日报大洋网 2010-06-12 17:19:21

北京近半楼盘二手房价滞涨


京华时报 2010-03-05 14:19:22

2009杭州楼市冰与火的两极演绎


杭州日报 2009-12-24 00:34:24

绿城不缺资金缺时机 37.5亿兑现过江梦


新浪房产 2009-12-09 15:29:5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