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江西蜂蜜抽查两成多不合格 假蜂蜜闻起来有刺鼻味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2008-07-17 14:56:58

蜂蜜是不错的东西,不过假的也很多。这不,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昨日公布的2008年第2季度蜂蜜及其制品抽查报告中,江西省蜂蜜就有两成的不合格,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在蜂蜜中掺入了糖浆或砂糖导致水分超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省质监局食品处的吴处

 蜂蜜是不错的东西,不过假的也很多。这不,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昨日公布的2008年第2季度蜂蜜及其制品抽查报告中,江西省蜂蜜就有两成的不合格,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在蜂蜜中掺入了糖浆或砂糖导致水分超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省质监局食品处的吴处长昨日提醒消费者,真蜂蜜的粘稠性比较好,买蜂蜜时可以用筷子挑起蜂蜜,如果能拉成长丝的,且丝断会自动回缩呈球状者为上品。

  据介绍,此次抽查中共抽查了40批次蜂蜜及其制品,合格的有29批次,抽样合格率为72.5%。其中,抽查了32批次蜂蜜,实物质量合格23批次,抽样合格率为71.9%;抽查了8批次蜂蜜制品,实物质量合格6批次,抽样合格率为75.0%。“抽查结果表明,目前,江西省市场上销售的蜂蜜产品质量问题仍令人担忧。”据省质监局食品处吴处长介绍,抽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个别产品羟甲基糠醛不合格。羟甲基糠醛反映蜂蜜的纯正度,是区别蜂蜜是否掺假的重要指标。造成该项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蜂蜜产品的蜜源质量低劣;二是水分超标。水分太高,会引起蜂蜜发酵,影响蜂蜜质量。导致蜂蜜中水分超标的主要原因是蜜源质量不稳定,加工工艺落后等;三是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不达标。果糖和葡萄糖是蜂蜜中的主要成份,未经蜜蜂充分酿造的蜂蜜,以及在蜂蜜中掺入淀粉糖浆或砂糖,都会造成这项指标偏低;四是淀粉酶活性不达标。淀粉酶是蜂蜜产品中所具有的一种酶,不达标主要是由于蜂蜜存放的时间过长、生产厂家在加工浓缩蜂蜜的过程中浓缩的温度过高,以及用不含淀粉酶活性的淀粉糖浆类物质来调制假蜂蜜掺杂使假等原因造成的;五是蜂蜜制品中违禁使用食品添加剂;六是标签不符合标准要求。

  “从查处的案例来分析,目前蜂蜜造假主要是由白糖熬成或用糖浆冒充。”据吴处长提醒,一般来说,假蜂蜜由于是用白糖熬成的或用糖浆冒充的,所以看起来清澈透亮,而真蜂蜜中的成份很复杂,含有一些蛋白质、生物酶、矿物质、维生素和蜜源植物的花粉等成份,所以不是很清亮。另据吴处长提醒,假蜂蜜有隐隐的化学品气味,闻起来感觉刺鼻或有水果糖味,而真蜂蜜的气味纯正自然,蜜味浓郁,有淡淡的花香。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