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赵永刚:信用衍生品定价在助推放大美国次贷危机

来源:金融界网站 2008-07-04 15:24:32

金融界网站7月3日讯 中国金融国际年会于2008年7月2日-5日在大连召开,会议间隙,金融界网站联系了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赵永刚博士,跟我们一起探讨信用衍生品定价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所起的作用。   了解信用衍生品   大家对于信

  金融界网站7月3日讯 中国金融国际年会于2008年7月2日-5日在大连召开,会议间隙,金融界网站联系了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赵永刚博士,跟我们一起探讨信用衍生品定价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所起的作用。

  了解信用衍生品

  大家对于信用衍生交易品还是比较陌生的,赵永刚博士首先跟我们分析了一下什么是信用衍生品。他说,信用衍生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单个公司发行的信用违约互换,称为CDS,银行给某个企业发放贷款,为了防止违约风险的发生,将资产打包证券化出售,出售的收益率与标的资产的风险呈反比,但收益率一般会低于银行发放贷款的收益率;另一类是CDO,银行将发放给不同公司不同质量的贷款进行打包,发行收益率不同的证券化资产,较高的收益率20-30%左右,较低可能7-8%。

  信用衍生品定价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起到助推放大器的作用

  在没有衍生品的状态下,如果发生违约银行将承担全部的损失,范围控制在银行系统内部。但是在发行了信用衍生品的状态下,损失被转嫁到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养老保险等机构,甚至包括国外的市场。美联储上调利率的话,投资者偿还贷款的成本增加,如果发生违约,由于银行已经将资产打包出售,并不受到影响,投资者将承担全部风险,而且是被杠杆扩大的风险,风险继续波及到全球范围内。比如花旗银行,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就损失了将近800亿美元。房价越抛售,损失就越大,这就带来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商业银行面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但缺乏监管

  银行为保证收益,一般在认为贷款出现违约风险较大的时候将其证券化出售。因为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面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一旦发生违约,银行规避了所有的风险。但是银行发行收益率较高的证券化资产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对冲基金等愿意接受这种资产,如果不发生违约的话,2-3年就可以收回投资,如果不愿意接受高风险,还可以选择处于上层收益率较低的资产,给投资者提供了非常多的选择。

  但是由于缺乏动力,目前美国商业银行的这种行为还无法被监管。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卡裸奔 “盗刷险”救命?


网络 2014-09-17 23:47:48

企业环境信用评级为何难亮红牌?


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4-03-27 11:07:39

个人信用信息未有效保护 谁之过?


河北新闻网 2014-03-10 12:50: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