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的基础是诚信。受助者若不守承诺,当然应该受到指责,因为这会伤害资助者捐赠的积极性。 ◇刘义昆(武汉 高校教师) 6 月17 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北大研究生受助不感恩案”——受助
慈善的基础是诚信。受助者若不守承诺,当然应该受到指责,因为这会伤害资助者捐赠的积极性。
◇刘义昆(武汉 高校教师)
6 月17 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北大研究生受助不感恩案”——受助人段霖夏与资助人李富华达成和解协议,由段霖夏返还李富华3.7 万元。(6月19 日《重庆晚报》)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感恩与否的问题,而是一个与诚信有关的事件。受助者没有按照资助者的意愿完成学业,资助者当然有理由表示不满。另一方面,段霖夏似乎也应有充分的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但悄悄改变善款的使用目的却又违背了当初自己的承诺。善款最后被资助者通过诉讼的方式讨回,也无可厚非。
慈善的基础是诚信。受助者若不守承诺,当然应该受到指责,因为这会伤害资助者捐赠的积极性。慈善事业是需要诚信之基的。因此,即便捐赠拿到手上后无人监管,受助者也应该从诚信的角度出发,按照资助者意愿,合理地使用他人的资助。
不仅受助者应该讲诚信,资助者也应该积极履行自己的捐赠承诺。
事实表明,一些公司确实存在慈善“空头支票”的问题。慈善捐赠是企业回馈社会、危机公关、树立品牌等目的的统一,其核心也是诚信。若企业不能信守承诺,最后必将更大地伤害企业形象。
另外,慈善机构更要讲诚信。一些慈善机构号称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地震灾民等受助者身上,最后却要收取高额的管理费、项目支持费等。若没有明确告知这些收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随意变更善款用途,显然是违背了自身的承诺。这不仅会伤害资助者,也使得这些慈善机构的存在失去意义。
诚信之基一旦得以重新建立,或将带来慈善事业的飞速发展。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