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卡批发时代:当心睡眠卡制造“信用门”

来源:人民网 2008-05-28 09:14:34

在扬州某银行担任中层干部的杜女士最近向本报记者讲述了一件令她哭笑不得的事情——购买房产时因为自己无意中已被纳入银行信用系统的“黑名单”导致无法正常贷款,而把她带进“黑名单&rd

       在扬州某银行担任中层干部的杜女士最近向本报记者讲述了一件令她哭笑不得的事情——购买房产时因为自己无意中已被纳入银行信用系统的“黑名单”导致无法正常贷款,而把她带进“黑名单”的竟然是一张因长期未用而欠缴“年费”的信用卡。
    
    杜女士告诉记者,那张信用卡是几年前一位同行推销的,当时,她已经有了本行的信用卡,但那位同行急于完成销卡任务来回跑了多次,实在抹不开面子,于是办了张卡……可没想到,由于此卡一直闲置,每年扣卡费就被银行扣成了负数,直接导致了她“不良信用记录”的产生。

    杜女士的遭遇引起了记者的重视,于是立即展开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小小信用卡真有可能会带来大麻烦,杜女士的遭遇不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银行滥发信用卡

    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速度极不相称,近年来,我国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大量甚至可以说是拼了命地推销各种“信用卡”(很多“银行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为了便于表述,本文使用同一名称)。记者的一位行长朋友就十分坦率地告诉记者,“发出去就成,用不用与我无关。”因为,在银行业界,大家都认为谁的客户多谁的市场就大,因此,“发卡量排名”成了银行间进行商业竞争的重要指标。为了抢夺这一指标,形成了“集体批发银行卡”的混战局面。

    在扬州,很多银行只要客户提供身份证件和收入证明即可办卡,有些银行甚至凭工作证就能够办妥。记者调查时发现,很多受访者或者他们的家人都拥有好几张信用卡。

    由于老百姓的消费习惯以及银行系统的售后服务等多种原因,大量的信用卡变成了“睡眠卡”。据记者调查,扬州全市信用卡数量就已达到近30万张,不少银行的信用卡未激活率都达到了20%以上,有些银行的未激活信用卡已近半数。

    用户变成债务人

    记者对各家发卡银行进行调查后得知,除了标明“未激活暂时免收年费”的品种外,各种信用卡都是要收取“年费”的,标准从几十到几百不等,收费最多的达到:金卡300元/年,普通卡100元/年。

    但是,记者的调查却发现,能准确具体地说出自己所拥有的银行卡该付多少年费及何时付费的受访者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各行其是的收费标准,用户往往并不十分清楚,推销的优惠承诺也令人眼花缭乱。比如,“当年刷卡5次免收”、“前年刷卡6次免收”,一般人很难细心到天天记账,“睡眠卡”更是无账可记。如此一来,用户的“犯错概率”又在无意之中大大提高。

    另外,还有些银行“不管三七二十一”,办了卡无论激活与否,年费都照收不误。

    记者在采访扬州银监局的一位科长时了解到,央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10月1日即已实施,该办法规定,信用卡逾期进入不良记录一般为90天,超过90天可能会被报送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即产生不良记录,俗称“上黑名单”。至于如何能够消除已经存在的不良信用记录,在采访市区各家银行时,没有人能够告诉记者。

    办卡带来诸多麻烦

    在外资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魏女士对记者说,她出于朋友情面和个人爱好,办了很多张信用卡,出去应酬的时候五颜六色的信用卡也常常为她“增光添彩”,但实际上,这些卡除了“装点门面”,很少实际应用,“事故隐患”就在其中了。对这种“事故隐患”,魏女士认为可以看做是银行设置的一种陷阱,应当“予以揭露和讨伐”。

    记者采访一位银行“卡部”负责人时了解到,还款失误也会产生不良记录。不但如此,在计算欠费的方法上,银行也有自己的测算方法和“解释权”。他举例说:某人使用信用卡消费了2002元,在规定期限内还款时记错了还款金额,只还了2000元,银行将按照2002元计息,如此形成的“债务”某人也许一辈子都不会知道。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卡裸奔 “盗刷险”救命?


网络 2014-09-17 23:47:48

谁来为携程信用卡危机买单?


腾讯科技 2014-03-24 08:55:4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