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长白山森林号子通过评审已然庄重地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使我眼前出现了一个高大的东北汉子的身影--曹保明。大约三年前,我去吉林省参加国际萨满文化研讨会,曹保明做为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陪同我跑一趟长白山区。在大山腹地一个
相关链接:曹保明入选"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初评
新华网吉林频道5月14日电(宋莉)首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活动初评结果近日在北京揭晓,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曹保明成为吉林省唯一入选者。
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中国文物报社等单位推出的"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活动,目的在于铭记和感谢那些为保护人类共同文化遗产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同时通过此项活动普及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培育中国公民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与意识,提高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传承、利用和文化创新的能力与水平。
据了解,此次初评全国共31人入围。在入围的人选中,经公众投票和组委会最终评议,将产生10位"杰出人物",并于今年6月14日第3个"文化遗产日"向社会公布。
曹保明为东北的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搜集整理、保护贮存、宣传弘扬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几十年来,他始终把抢救与保护东北文化遗产作为自己的职责,自觉行动,默默奉献。据了解,曹保明从当事人口中搜集记录和保护下来的珍贵文化包括:东北火炕文化、松花江河灯文化、长白山木帮文化、长白山森林号子文化、东北淘金文化、长白山放山文化、东北满族海东青驯养文化……计70多部1000多万字。这些文化过去是被忽视的,是少有文字记载的,如今都被他记录并保护下来。其中许多项已被确认为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
相关链接:黑土地上的文化苦旅
首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近日在北京完成了初评,我省著名文化学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曹保明榜上有名。
这次评选活动的主要指标是责任、影响力和价值三个方面。评委会依据曹保明多年对东北民族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执著抢救和保护的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
曹保明的贡献在于他几十年来为东北的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搜集整理、保护贮存、宣传弘扬做出了突出而非凡的贡献。
他所抢救与保护的都是人类珍贵的记忆文化。这种文化有时触摸不到,看不到,但是却传承着人类的重要的生存历程和生存精神,是由当事人或传承者几代人传承下来的,过去很少见诸于文字记载。这种文化,往往是靠传承人口述或身教展示出来表述下去。这种文化往往因为传承人故去和种种原因往往处于迅速消亡和濒危状态。
要想保护这种文化,搜集者必须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甚至长期地接触他们才能记载下来。这是人类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曹保明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多年来全身心地呼唤和开掘这个领域。他用几十年的辛勤探索,从荒僻的荆棘丛中开创出一条新路,掀开了东北文化的一个崭新而丰富的领域。并创造出独特而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实践。
几十年来,他始终把抢救与保护东北文化遗产作为自己的一个职责,自觉行动,默默奉献。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冯骥才撰文说:"他几乎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无论是冰冻三尺的严冬,还是酷热的盛夏,时不时离开城市,走到文化发生地去,和文化传承人交朋友,帮助原住民认识他们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我一听到他人在山里,就羡慕他,被他感动。在这个充满诱惑与欲望的时代,这样的为一种精神事业而倾尽全力的人,已经不多了。但是正因为有这样的人,东北那边一部分民间文化遗产才得以保护下来。如果没有曹保明这样的文化的守望者,许多文化遗存就会转瞬即逝……如果我们的每一种文化遗产都有一位像曹保明这样的守望者,我们就会放心;如果我们文化的事业,能有一批像曹保明这样的人在基层努力工作,那样才能真正繁荣与发展起来。"
吉林省文联作协主席张笑天撰文说:"东北民间文化的抢救与保护不要忘记了一位贡献最大的人。在东北这块土地上,曹保明几十年来在深山老林里奔走劳作,我们应记住他的付出。曹保明先生以自己文化人类学者的学识,他对发生在东北这块土地上的文化现象进行了逐一细致的走访、调查、考察……亲历,就是亲自去踏查,就是用田野人文的方式去抢救那种濒于消亡的珍贵文化类别。曹保明的工作价值在于他一开始就注意将自己的科研方式融入国际学者的研究领域……对民族民间文化实施抢救,就是真实地科学地保留人类的记忆,因为记忆也是人类的遗产。"(张笑天:《人在白山黑水间》,《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3月9日)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邴正撰文说:"谈中国文化,离不开孔孟老庄,谈中国历史离不开二十六史……当我翻阅《老故事》丛书时,从字里行间读到的不仅仅是那些老故事,还有这位孜孜不倦地挖掘底层文化的学人的汗水和艰辛。曹保明所作的是一种文化寻根的努力。这种努力使我们能够得到许许多多的文化现象的源头。那里有古老文化的积淀,有对主流文化的折射,更有对文化的典籍文化中空白的补充。"(邴正:《民间情怀--读曹保明〈老故事丛书〉》,《吉林日报》2000年6月1日)
曹保明所抢救和保护下来的文化具有巨大的思想价值和精神价值。他所归集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已形成民族、社会和历史的重要价值财富。这种文化的价值不是一般物体所能替代的。
他多年辛辛苦苦从当事人口中搜集记录和保护下来的珍贵文化包括:
东北火炕文化;
松花江河灯文化;
长白山木帮文化;
长白山森林号子文化;
东北淘金文化;
长白山放山文化;
东北满族海东青驯养文化;
满族剪纸文化;
满族古村落文化;
朝鲜族古村落文化;
东北农耕文化;
东北皮铺文化;
东北车铺文化;
东北纸作坊文化;
东北油作坊文化;
东北渔猎文化;
东北狩猎文化;
闯关东习俗文化;
查干淖尔冬捕文化;
……
东北多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都被他一一抢救保护下来。
其中许多项已被确认为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曹保明所抢救和保护下来的文化具有重要的独一无二的影响力。这些文化过去是被忽视的,是少有文字记载的,如今都被他记录并保护下来。
他的抢救和保护这种文化的行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他的工作精神和成果具有震撼力。他的事迹具有感染力。他的行为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文化工作者的历程史。因为他的行为带动作用深深地影响了东北,影响了中国。
他的七十多部1000多万字记载东北文化的书籍和上百篇国内外对他行为价值和保护下来的资料的文化影响力及工作责任的评价文章,让民族、社会和历史认识到"他们是我们事业的中坚力量。"(冯骥才:《东北文化遗产的忠实守望者》,《吉林日报》2008年5月8日)
一个人,几十年来能一头扎进人类文化记忆的深层,抢救记忆遗产,记录珍贵文化,构建了长白山非物质文化的丰富框架是真正的难能可贵。
他的行为与东北文化内涵深深连在一起。
他所抢救、挖掘与保护下来的这些文化已使社会产生了重要意义和积极价值,诸多的人越来越渴望走进东北,了解东北,投资东北,开发东北。
一个人,他默默地行走在北方的土地上。
一个人和一片土地已经不可分开。一个人和一片土地的名字连在一起。
他的贡献具有不可替代性。我们的事业不能没有像曹保明这样的人。
曹保明说,他愿做黑土地上的文化苦行僧。
曹保明的文化苦旅才刚刚开始,他将用终生的精力奔走下去。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