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激情舞台呼应时代的心跳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08-05-15 15:48:10

五月的春光中,一台主题鲜明、气势磅礴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8周年大型综艺精品晚会正在积极筹备着。今年晚些时候,深圳人将再次在这样一台艺术盛宴中纪念我们走过的激情年代。 改革开放30年来,深圳的综合舞台艺术走过了一条

  五月的春光中,一台主题鲜明、气势磅礴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8周年大型综艺精品晚会正在积极筹备着。今年晚些时候,深圳人将再次在这样一台艺术盛宴中纪念我们走过的激情年代。

  改革开放30年来,深圳的综合舞台艺术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的精品成长之路。引人注目的是,时代的呼唤成为深圳舞台艺术精品生产的第一动力。从特区建立10周年时的大型歌舞剧《开拓者礼赞》、建国50周年时推出的现代舞剧《深圳故事·追求》,到特区建立20周年时的大型纪实剧式歌舞《祖国,深圳对你说》、纪念建党80周年的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希望》,几乎每一个意义非凡、举市同庆的重要历史时刻深圳都有一部里程碑的舞台艺术作品诞生,它们总是与时代的心跳同步搏动,与深圳人不断迸发的激情交相呼应。

  在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个金色的年份,我们回首翻阅深圳舞台艺术留下的厚重册页,会发现在那一部又一部歌飞扬、舞翩跹的舞台艺术经典作品中,记录着深圳经济特区踏过的每一个步点,浸透了深圳文艺工作者们付出的智慧与心血,呈现着当代中国30年间掀起的每一波春潮。

  在记者对那些当事人的追访中,每当谈起这些舞台艺术精品的基本创作经验,他们都会提到一个词:“创新”。深圳人把自己最具特点的城市精神融入了舞台创作的实践中。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创新要求,才有了将工厂车间艺术化地再现于舞台(《深圳故事·追求》)、让象征改革的巨型轮船驶到舞台中央(《祖国,深圳对你说》)的惊人之举,也才有罕见的30位歌舞厅歌手登上“大雅之堂”(《开拓者礼赞》)、将声乐作品谱写为标准的交响乐章(《希望》)。

  30年很短,在时间的长河里不过是一瞬间,它却让包括深圳在内的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30年又太长,无论是怎样的大手笔,也演绎不尽这块土地上的传奇历程。在这波澜壮阔的30年里,深圳舞台艺术度过了最好的年华,留下了最厚实的积淀。

 

  1990

  大型歌舞剧《开拓者礼赞》

  深圳综艺的首朵奇葩

  经典重放

  1990年11月27日晚,在这一气势恢宏的合唱中,一台由深圳本土文艺工作者呕心沥血排演的大型歌舞剧《开拓者礼赞》在深圳大剧院隆重上演。时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十周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和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温家宝都出现在观众席上,与深圳市民一起,在催人奋进的歌舞中回顾特区建设的历程。

  《开拓者礼赞》在当时是深圳建市以来规模最盛大、参演人员最多、艺术水平空前的一台综合性舞台剧目,可谓深圳舞台综艺的首朵奇葩。在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参演的433名深圳文艺工作者献上了17个主题鲜明、艺术精湛的歌舞节目。

  这部歌舞剧以乐为骨,以歌为血,舞为肌肤,舞台美术为框架,大笔书写了特区精神的内涵与意蕴。其中,群舞《潮》、音舞诗画《垦荒牛赞》、双人芭蕾《深圳之恋》和由30位青年歌手载歌载舞演唱的《深圳,青春的城》都成为日后深圳艺坛的经典之作。

  诞生历程

  《开拓者礼赞》诞生之时,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刚刚10年,当时的文艺队伍、资金实力和创作经验都比较匮乏,一切还处在起步阶段。

  面对着特区建立十周年庆典,有人曾提出深圳本土的文艺实力恐不足以打造一台高水平晚会,建议邀请外地著名艺术团体来深演出两台“应景”的节目。然而,深圳市委市政府经过调研论证,决定“破天荒”地自主排演一台大型歌舞剧。

  面对着重重困难,查烈、谭嗣英、杨庶正等主创人员不畏艰难,历时9个月,数易其稿,完成了《开拓者礼赞》的案头创作,之后又将它立体化地呈现于舞台。在当时本市没有一支正规歌舞团的情况下,他们从机关、企业和社会中动员起一支400多人的业余演出队伍,在业余时间集中排练。

  《开拓者礼赞》的创作排演成为深圳早期文艺队伍的试金石,这台歌舞剧的成功上演体现的正是一种开拓者的精神。

  亲历者说

  查烈(总导演):

  我的导演手法选择了以再现特区风貌、抒写特区乡情、展望特区明天作为整台节目的基本结构,通过音、舞、诗、画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礼赞开拓者,开拓未来”的主题,融入了我们对深圳的满腔热情。

  我们这台节目,不刻意追求用强烈声光刺激观众感官的效果,而是以内蕴丰富的精神力量和艺术感染力,扣动观众的心弦。

  谭嗣英(编导):

  《开拓者礼赞》突破了一般舞蹈的创作模式,从生活出发,既注重传统艺术与当代意识的结合,又力求适应特区观众的审美情趣,在舞蹈语汇的创造上,舞蹈动作的设计上,舞蹈构图的编排上以及舞蹈动律的掌握上,均有所创造和追求。

 

  1999

  舞剧《深圳故事·追求》

  追赶太阳的脚步

  经典重放

  1999年4月24日晚,北京保利剧院因一部来自深圳的恢宏舞剧而沸腾——由深圳歌舞团倾力打造的大型现代舞剧《深圳故事·追求》以其奇崛的艺术构思、壮丽的舞台场景和新颖的舞蹈语汇了征服了各路专家云集的京城观众,令深圳文艺一举享誉京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观看了当晚演出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充分肯定该剧艺术上的探索和创新。

  舞剧《深圳故事·追求》讲述三个打工妹在深圳急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命运和心路历程。剧中,背景迥异的3位女性在深圳奋斗、沉沦、升华,“街上人流”、“建设者”、“现代深圳”等3个大型舞段巧妙契入,点面结合地刻画了改革洪流对于人性的深刻刷洗和精神熔铸。

  这部舞剧以深圳歌舞团为班底,广邀应萼定、叶小纲、余秋雨、山翀等海内外名家,岳世果、张平、黄启成等深圳文艺骨干也挑起了大梁。该剧吸收了传统文化的营养,借鉴了近年来国际舞蹈界多方面的探索成果,从结构样式到语汇形态,对舞剧的形式进行了全方位的实验,令人耳目一新。

  诞生历程

  舞剧《深圳故事·追求》的创作动机冲动来源于一个执拗的艺术愿望:为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和建国50周年盛典献礼。

  《深圳故事·追求》经过长达两年的打磨过程,几易其稿,1998年6月定稿为《深圳故事》。1999年4月,《深圳故事》更名为《深圳故事·追求》,并于4月22日进京公演,为建国50周年全国文艺调演打响了头炮。

  从这部舞剧生产的过程来看,可以看到一个令人鼓舞的“《深圳故事》模式”。那就是以深圳现实生活为创作题材,以深圳文艺的本土力量为基本依托,广邀海内外文艺人才,积极开展文艺精品生产。

  亲历者说

  黄启成(男主演):

  我在剧中扮演主角夸父。他作为一个虚拟的人物形象反复出现,成为了剧中之魂。在尾声部分,他带着3位青年打工者,张开硕壮的双肩,迈开“追赶太阳的脚步”,我相信任何人都会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振颤。

 

  2000

  大型纪实剧式歌舞《祖国,深圳对你说》

  浓缩二十年风雨阳光

  经典重放

  2000年11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20岁华诞之际,这样一台热情澎湃、青春涌动的大型纪实剧式歌舞《祖国,深圳对你说》在深圳大剧院上演。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的李长春与千余名深圳观众一起观看了演出。

  《祖国,深圳对你说》是一台真正的“鸿篇巨制”。它以深圳经济特区20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为主线,切入了深圳20年来的主要成就与重大事件,并把浪漫抒情的艺术风格与编年纪实的历史篇章相结合,调动了声音、造型等多种艺术手段,歌颂深圳经济特区建设者开拓创新的精神。

  全剧由序歌、上篇《春天的故事》、中篇《崛起的新城》、下篇《走进新时代》组成,在艺术形式上尝试了“歌舞纪实剧”的新形式,综合了大合唱、大型歌舞、独唱、戏剧表演、音乐剧、诗朗诵等众多的艺术表现手段。

  此后,这台将“大写意”与“情景式”相结合的舞台艺术精品多次上演。

  诞生历程

  《祖国,深圳对你说》的创作、排演是对深圳艺术创作和演出水平的一次检阅。从策划到正式演出,这台歌舞精品前后历时一年多,耗费了深圳文艺工作者的无数心血。

  早在1999年夏天,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经过多次研讨,搭起了《祖国,深圳对你说》的框架。市委领导提出,这台晚会要有创新,不局限于某一种艺术形式,应该将多种艺术形式糅合在一起,充分展现深圳经济特区20年辉煌历程。于是,这种以事件纪实为主线,既有歌舞、戏剧表演、散文诗朗诵等传统艺术手法,又有现代媒体艺术的“纪实剧式歌舞”形式确定了下来。

  编创方面,包括总导演、总监、编剧、舞美设计、作词等各环节力量,都由深圳艺术家担纲。在演员队伍中,除了特邀的两位朗诵、舞蹈演员,参演的600多名演员基本都来自深圳本土。他们用90分钟的时间和小小的一方舞台,浓缩了深圳20年的风雨阳光。

  亲历者说

  熊源伟(总导演):

  《祖国,深圳对你说》融合了20年深圳的历史和发展,这样重大题材的晚会不好搞。如何尽可能在艺术表现上好看?首先要考虑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创新是深圳的主题和品格,晚会最后确定为纪实剧式歌舞,运用戏剧的结构刻画纪实的东西。最后呈现在台上的这台节目令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001

  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希望》

  无限深情的音乐倾诉

  经典重放

  2001年6月16日晚的北京保利剧院,来自深圳的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希望》令这个夜晚变得流光溢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尉健行与时任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兴致勃勃观看了演出,并与演员亲切交流。他们称赞这台音乐会思想立意好,有创意,艺术水准高。在当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而进京汇演的数十台演出中,《希望》是媒体和观众关注度最高的一台演出。

  音乐会《希望》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二部分是深圳组织创作的交响合唱《希望》。在第一部分中,两位深圳钢琴骄子李云迪和陈萨先后出场,与深圳交响乐团联袂演绎了这部著名的乐曲。

  第二部分的交响合唱《希望》分为《走向深圳》、《红土地的誓言》、《说给大海》、《永远的进取》等4个乐章,音乐的呈现给人以鲜活和新颖的感觉,各个声部的声音与交响乐团融合呼应,气魄恢宏。

  音乐会结束后,热情的北京观众为深圳演员的精彩表演长时间站立鼓掌,指挥张国勇只得带领全体演职人员一再谢幕。次日的京城媒体也对本场音乐会给予高度评价。

  诞生历程

  选择以交响合唱作为深圳向建党80周年献礼的音乐会的内容,经过了深圳有关部门的充分论证。这个样式的艺术品位和容量适合表现深圳20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同时深圳有像交响乐团、音协合唱团、高级中学少年合唱团这样的优秀演出团体,足以充分表现深圳的艺术魅力。交响合唱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上都进行了精雕细刻,力求达到这三方面的统一。

  这台音乐会汇集了众多的深圳自己培养的一流的艺术人才,有观众熟悉的刘小幻、余凤兰、朱晓玲等,也有深圳音协合唱团、深圳高级中学合唱团和交响乐团及歌唱演员近300人。交响合唱《希望》在形式上打破了许多固有的限制,在舞台和创作构思上进行了新的尝试。

  亲历者说

  李云迪(钢琴独奏):

  那是令我记忆深刻的一场演出,师姐陈萨和我首次在正式的音乐会上合作《黄河》,我们和乐队之间有着很美妙的交流。我演奏的是《保卫黄河》那个乐章,我力图把音乐中潜含的气势和强度的抒情与旋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由于当时正是建党80周年的值得纪念的时刻,我们那个团队每个人都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激情。我相信音乐会的成功与这种激情密不可分。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高考替考,有钱就能搞定一切?


网络 2014-06-24 01:04:33

姚明代言鱼油“没效果”被起诉


网络 2014-05-18 10:19:00

美女逃犯骗8富豪近3亿被判无期


网络 2013-12-31 14:49:1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