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净利润同比增64.9%
来源:搜狐
2008-05-10 13:54:00
本报讯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日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公布2007年度经营业绩。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7年工行实现税后利润人民币823亿元,同比劲增64.9%;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24元,将向全体股东派发年末股息每股人民币0.133元
本报讯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日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公布2007年度经营业绩。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7年工行实现税后利润人民币823亿元,同比劲增64.9%;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24元,将向全体股东派发年末股息每股人民币0.133元。
2007年是工行上市后的第一个完整财务年度,工行持续推进经营战略转型和各项业务的创新发展,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为公司股东创造了优异的回报。2007年,工行的平均总资产回报率比2006年提高了31个基点,达到1.02%,加权平均权益回报率比2006年提高了86个基点,达到16.23%。
与此同时,工行的风险管控能力不断增强,资产质量显著提高。2007年,工行连续第5年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的“双下降”,不良贷款率由2006年底的3.79%下降1.05个百分点至2007年底的2.74%;拨备覆盖率则从2006年底的70.6%上升32.9个百分点至2007年底的103.5%,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信贷业务领域,工行坚持稳健的信贷经营原则,各项贷款增长适度,投向更趋合理。截至2007年末,工行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745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0.3%,贷款增幅比较合理。贷款主要投向了风险可控、效益良好的领域,其中小企业贷款增长近50%,余额达到2139亿元;个人贷款快速发展,比上年增长30.6%,余额达到7521亿元。通过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拓展高收益贷款,工行贷款综合收益率不断提高,由2006年全年的5.42%提高到2007年的6.11%,上升了69个基点。
在资金业务领域,工行积极完善资金交易平台和市场风险管理系统,资金业务投资品种和组合结构持续优化,在加强风险控制的前提下,适当加大人民币信用类产品投资力度和人民币投资组合的期限结构调整,推动非重组债券收益率由2006年的2.83%提高到2007年的3.48%,提高65个基点。
在负债成本的控制方面,工行抓住资本市场发展机遇,通过主动管理负债,满足客户资产管理的要求,分流了大量定期存款到理财业务,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使得存款付息率在存款基准利率连续上调的环境下基本保持稳定,存款成本控制良好。2007年底,工行的客户存款和同业存入款项达到762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活期存款在客户存款中的占比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3%。
此外,工行的手续费和佣金业务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工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到创记录的344亿元,比2006年增长110.4%,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达57.2%,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3.4%,较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托管业务、理财业务、电子银行业务、银行卡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获得快速增长。其中理财业务同比增长381%,托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3%,电子银行业务同比增长85%,银行卡和投资银行业务同比增长分别为41%和45%。
工行行长杨凯生表示,2008年工行将持续推进战略转型,保持盈利可持续增长。一方面,稳健发展信贷业务,重点做好“两高一剩”行业风险、环保信贷风险、房地产贷款风险的防范工作。另一方面,继续实施第一零售银行战略。大力开发个人金融业务高端市场,加快进入私人银行业务领域。此外,还将继续拓展资金业务,创新产品,扩充业务种类,保持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和市场份额双第一。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新华网湖北频道
2016-08-16 17:37:49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16-05-27 11:25:45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14-01-16 13: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