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
来源:
2008-05-06 10:18:35
中国经济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企业信用缺失问题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合同违约;企业间互相拖欠债务行为普遍发生且有增无减,产品以劣充优,以次充好和欺诈失信等严重冲击着商业信用关系和消费信用关系,企业之间债权债务纠纷不断,商业信用呈萎缩状态。
中国经济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企业信用缺失问题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合同违约;企业间互相拖欠债务行为普遍发生且有增无减,产品以劣充优,以次充好和欺诈失信等严重冲击着商业信用关系和消费信用关系,企业之间债权债务纠纷不断,商业信用呈萎缩状态。所有这些都严重困扰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破坏了企业交易信用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1、企业做假账。企业做假账,致使中国企业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已成为中国企业的致命毒瘤。企业做假账也是造成企业相互拖欠、逃废银行贷款的一个因素。企业做假账行为已引起了中国高层领导人的重视,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成立时,朱熔基总理为该院的题词是“不做假账”。
2、企业合同违约
据工商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每年订立合同有40亿份左右,合同标的140万亿元。1990年以前的合同履约率是80%-90% ,1990年以后的十年,合同履约率只有50%左右,有些地区的履约率甚至才30%左右。2000年上半年,中国合同违约案件5 338起,涉案金额达到16.3亿元。有的专家估计,市场交易中的无效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至少为10%—20%。合同违约现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问题的一大顽症。
3、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
企业之间,尤其是国有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货款,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己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中国企业80%以上长期受“三角债”困扰。有资料显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款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中国这一比率高达5%以上,且呈逐年增长趋势。“三角债”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爆发以来,虽经治理,却从未根除,而且蔓延扩大,愈演愈烈。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债务关系远远超出了“三角”,而成为一环套一环的“多角”债务链,“企业相互拖欠”已成为一种风气。据国家经贸委统计,到1996年底,全国39万户工业企业应收款达到9269亿元,比上年增加1273亿元,增长15.9%,远远超过了企业同期销售额的增长幅度。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