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论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

来源: 2008-05-06 10:18:34

当今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时期,市场竞争的激烈、经营行为的短视、经营理念的冲突都会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某些方面价值失衡,出现不诚信行为,其根源在于企业管理过程中对诚信理念的忽视。减少和消除不诚信经营行为,努力提高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的诚信素质,

    当今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时期,市场竞争的激烈、经营行为的短视、经营理念的冲突都会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某些方面价值失衡,出现不诚信行为,其根源在于企业管理过程中对诚信理念的忽视。减少和消除不诚信经营行为,努力提高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的诚信素质,建立企业的诚信文化,是当前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树立企业的诚信文化理念

    企业为什么要追求诚信呢?企业的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反映了企业的信用、实力和形象,良好的信誉可以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收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诚信的价值,在于它可以极大地降低企业与其它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

    诚信文化理念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础,只有在经营活动中遵守诚信理念,企业才能拥有比较广泛的客户,才能做到既保持老客户,又创造新客户,从而拥有原有的市场和开辟新的市场,最终才能使企业高效益地可持续发展。如果一个企业缺乏诚信理念,在经营活动中损害了客户的利益,那么虽然可能在短时期内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从长期利益角度来看,它则是一种自我毁灭。因为任何一个企业,虽然可能在一时一事上使自己骗人的手法得逞,但是不可能永远骗人,人们最终是会识破它的骗术的。实际上,诚信理念是企业存亡与兴衰的试金石。只有有了诚信企业才能够最终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赢得一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格局,否则,企业最终都会走向衰败。有一些企业非常重视诚信理念,例如海尔确定“首先卖信誉,其次卖产品”的诚信理念,从而成为家电业的巨人;相反,有一些保健品企业,虽然我国保健品市场很大,但它们却是短命的,因为它们缺乏诚信理念,用虚假广告骗人,甚至改头换面地使用一些老处方,却作为新产品向客户推销,最终自己垮台了。

    所以,诚信文化理念应该是企业必须牢固树立的经营性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诚信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是渗透于企业组织各方面、各层次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组织的风格。它能够创造良好的组织气氛和组织环境,观念、信仰、无意识层次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心,具有其他管理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先进的企业文化能使每个员工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该做什么、不做什么;企业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放弃什么,怎样做才能符合企业的内在规范,等等。这样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经营将会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反之,则会给企业带来莫大的负面影响。美国安然公司倒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畸形企业文化。安然的企业文化信奉“只能成功”——诱人做假;喜欢“只重结果”——人被轻视。由此看出,失败的企业也并非没有文化,而往往是缺乏诚信的企业文化导致了它的失败。要想提高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的诚信水准,必须借助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建立企业的诚信文化。
如何树立企业的诚信文化理念呢?

    首先,要制定企业的诚信准则。诚信准则是表明一个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和它希望员工遵守的诚信规则的正式文件,它具体说明企业想做和期望大家做的事情,并且可以成为判断企业政策和行动及个人行为的基准。诚信准则是建立企业诚信文化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二,开展企业诚信培训。在培训中,应向员工说明讲究企业诚信是世界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许多优秀企业发展的经验表明,讲究企业诚信对员工、企业、社会都带来了好处。企业诚信培训要以企业诚信准则为依据。在培训中,可以提出各种选择方案诱导被教育者去选择积极的方法,使员工感到态度的转变是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被迫做出的改变。在培训中,教育方式越生动形象越容易影响被教育者。因此,企业诚信教育除了课堂教育外,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第三,树立“诚信第一、品格第一”的理念。所谓品格是指在一个人生命过程中建立稳定和特殊的品质,使他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有同样的反应。而好品格是一个人无论在任何场合都按最高要求的行为标准做正确事情的内在动机。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品格产生诚信——诚信产生合作——合作中产生沟通,形成团队——团队创造品质和利润。因此,好品格是诚信文化建设的基石,无人能超越自己的品格做事。为了在事业上取得真正的成功,必须认识到员工好品格的重要,并认真采取步骤培育好品格。

    二、提高管理者的诚信文化素质

    企业文化由共同价值观念、类似的思维方式、大家认可并自觉履行的行为习惯等组成。初级层次的企业文化,经由管理者的提炼,通过宣传、灌输,成员共同经历和经验的强化,便形成较为系统完善的企业文化。在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管理者借助目标——手段体系和战略制定、实施、控制过程实现企业的目标追求,通过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人员配置,把单独的个人力量整合为整体力量;另一方面,管理者通过价值观整合、思维方式作用、行为规范约束,把企业的宗旨、追求和理念转化为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形成有关企业发展、存在意义等方面的共识。

    说明,要提高企业诚信文化水平,关键是提升管理者的诚信文化素质。所谓管理者的诚信文化素质,就是管理者在处理与各种利益相关者关系时所遵循的诚信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管理者的诚信文化素质包括:

    1、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但企业间的联系却更为广泛、复杂和密切。企业只有通过与其他企业的联系和协作,才能与其他企业广泛地进行物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从而使自己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使自己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因此,企业必须坚持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在国家政策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竞争与协作,认真履行协约与合同,讲求信用,做到互惠互利,以求得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发展。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者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虽然企业主要是生产和销售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但企业的法律责任要求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履行所有的社会契约。

    2、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诚信。在信息非对称的条件下,任何当事者都应该严格信守诚信的理念,也就是真实的把情况告诉信息非对称的当事者,由当事者自主地进行选择。如果这样,那么就是在信息非对称的条件下体现了非常重要的诚信理念。比如,顾客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企业的中心目标应该是以顾客为导向,让顾客满意。要获得顾客的满意,管理者在处理与顾客关系时就必须做到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诚信,做到货真价实,按照自己的承诺,满足顾客的要求。

    在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管理者可以通过对诚信价值观的强化和以改变文化价值观为目的的企业行为规范来营造企业的非形式化结构。企业管理者的道德和伦理责任包括:企业诚信价值观的定位、企业诚信价值观的传播、个体价值观的协调管理以及价值观冲突的解决等等。

    三、建立激励诚信行为的制度规范
企业融合了各种个体文化特征,使它们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并且通过企业内部有效的管理和沟通手段来解决冲突,激励人们为共同的组织价值而努力。一般而言,当企业倡导的企业文化优秀且员工认同度较高时,企业的制度成本就比较低;当企业倡导的企业文化适应性差且员工认同度较低时,企业则要花费较高的制度成本。制度是外在约束手段,在制度文化未形成、未建立起来的阶段,没有监督就可能出现“越轨”行为,制度规范会被“突破”或“破坏”。制度文化形成和树立起来后,人们自觉遵守制度规范要求,制度成本就会大为降低。

    一般认为,企业文化由三个部分组成:企业精神、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是把企业精神和物质文化二者联系起来,使企业文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行为准则。要把诚信文化观念渗透到管理过程中,变成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制度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人们认同一种新观念、新文化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问,而把企业极力推行的观念和文化体现在制度中,借助制度的反复强化作用影响观念,则可以加速这种认同过程。当制度内涵被员工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制度就变成了一种文化。

    为了提高员工对诚信文化的认同感,在设计企业制度时首先应该明确企业诚信文化的存在。

    企业制度设计与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是相互依存的。企业制度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措施,可以影响管理者和一般员工的诚信行为。具体体现在:

    1、管理人员的岗位与考评制度。在企业组织结构的建立过程中,应慎重考虑集权与分权、管理人员岗位设置与权力问题。一般来说,分权组织比严密控制的组织更容易使员工从事不诚信的经营行为,尤其在只强调分权组织的财务目标时,情况就更为严重。因此,对管理人员的权力应以诚信标准来规范。比如可以选拔企业中那些支持企业诚信规范的人,并给他们更多的决策权力,同时限制那些可能反对诚信规范的管理人员的权力。有些企业的管理人员考评体系仅集中于业绩,当绩效评价仅以经济成果为尺度时,员工将会“不择手段”地追求经济业绩。一个企业如果想使它的管理者及一般员工坚持高诚信标准,就必须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包含这方面的内容。例如,对一位管理人员的评价,除了评价他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经济指标的要求外,还应评价他的决策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企业诚信标准。如果这位管理人员在经济指标方面达到了要求,但在诚信行为方面做得很差,就应当对他进行适当处罚。

    2、激励制度。在我国目前的企业管理制度中,往往是违法或违纪行为可以受到相应的处罚,而大多数诚信或不诚信行为却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因此,确立公正合理的诚信奖惩机制,给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以有力的支持是完全必要的。建立现代企业的诚信奖惩制度,应尽可能使奖惩制度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以便于对企业员工的诚信或不诚信行为进行奖惩。另外,奖惩手段,应落实到用工选择、岗位分派、职务任免、级别升降、薪酬分配等具体环节之中,对维护企业诚信的行为给予奖励,对违反企业诚信或给企业信誉、形象造成损害的行为给予惩罚。同时,建立健全企业诚信奖惩的组织领导体制,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责任明确,保证对企业诚信行为的奖惩落到实处,真正起到激励员工诚信行为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建立企业诚信文化理念,就是要求企业自觉地遵守诚信的原则,完全以诚信的文化理念来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诚信文化建设是所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予以重视的。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内蒙古10月起实施《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


正北方网(呼和浩特) 2014-09-30 10:35:34

企业20天内必须自曝受罚信息


网络 2014-09-30 10:27:3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