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我国IT行业迅猛发展信用管理状况堪忧

来源:新华网上海频道 2008-05-06 10:18:28

随着我国IT业的迅猛发展,行业内信用管理问题日益凸显,较高的发展速度和较低的信用管理水平成为制约我国IT产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 记者从日前在沪召开的中国首届IT行业信用管理峰会上获悉:根据SP市场研究中心近期对中国IT渠道信用管理现

    随着我国IT业的迅猛发展,行业内信用管理问题日益凸显,较高的发展速度和较低的信用管理水平成为制约我国IT产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

    记者从日前在沪召开的中国首届IT行业信用管理峰会上获悉:根据SP市场研究中心近期对中国IT渠道信用管理现状所作的调查,IT渠道企业中74%涉及信用结算,但近54%的企业却没有从事信用管理的专职人员。

    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信息通信产业的迅速崛起使大批IT企业应运而生。信息化的经济形态发展和网络化的企业生存模式,对IT企业的健康发展发生了重大影响。但是过半的IT渠道企业缺乏专门的信用控制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忧虑。

    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主任范希平表示,IT企业应当率先建立企业信用制度,通过应用信息产品、降低企业信用风险和提高商业运营绩效,为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树立行业典范。IT产业在上海占有重要地位,IT行业信用体系的建设任重道远。譬如,软件行业的人才流动,有的人会带走核心代码,从而导致不公平竞争。

    据了解,在我国IT渠道企业中,拖欠货款是企业信用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许多IT渠道 企业由于缺乏完善的内部信用管理系统,使赊销这种业内重要的营销模式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赊销是找死,不赊销是等死”这句业内广泛流传的顺口溜反映了这种尴尬。业内专家指出,要克服上述难题,建立一整套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的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是关键。据统计,目前已有87%的企业开始依靠自身的力量获得客户信用资料,提高风险控制水平。业内人士表示,传统企业也存在信用风险,但传统企业由于发展时间长,相对经验丰富,对于信用风险有严格的控制和很多“行规”。而IT业作为新兴产业,行业变化快、产品更新迅速、可资借鉴的信用控制经验不多,因此建立信用制度就显得尤为迫切。完善的信用商务体系不仅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还能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野鸡大学”何以屡禁不绝?


网络 2015-05-29 01:04:08

酷暑救灾送棉被 红会遭质疑


网络 2014-07-31 19:08:45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