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名牌房产商也玩猫儿腻? 华润置地被指"一房二卖"

来源: 北京晨报 2008-05-05 18:30:52

凤凰城事件跟踪报道三 买房人认为开发商解释荒谬难以接受 楼市维权 前天,本报接到华润置地就“凤凰城一房许二主”说明函,这是本报自2008年3 3月13日、3月20日分别就此事进行报道后,开发商首次主动露面

    凤凰城事件跟踪报道三

    买房人认为开发商解释荒谬难以接受

    楼市维权

    前天,本报接到华润置地就“凤凰城一房许二主”说明函,这是本报自2008年3

    3月13日、3月20日分别就此事进行报道后,开发商首次主动露面并正式就该事件进行书面回复。在其说明函中首次透露曾购买凤凰城E座609号房的前员工已退房,强调“我司不存在一房二卖”。交了房款却发现房子已经卖给别人的杜先生表示:“华润置地公司的所谓答复,本人认为非常荒谬,不但不能接受,并表示强烈愤慨和质疑。”

    华润置地

    四条说明澄清“一房二卖”

    在华润置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说明函中,一共列举了四条:“一、我司开发的凤凰城E座609号房曾为原我司员工认购,并分别于2004年10月12日、2004年11月5日共缴纳房款167396元。二、后该客户因个人原因,不想再购买该套房屋,向我司提出退房。我司同意其退房。三、2006年7月8日我司将该房屋另行出售。四、综上,我司并未就凤凰城E座609号房与杜某达成任何协议,也从未收取过其购买该房的购房款项,关于‘凤凰城一房许二主’的说法显然并不符合事实,我司在此套房屋的销售上,不存在一房二卖的行为。”

    买房人

    名牌房产商也玩猫儿腻

    当天下午,在电话中听到记者对说明函的转述后,杜先生说:“对于华润置地公司的所谓答复,本人认为非常荒谬,不但不能接受,并表示强烈愤慨和质疑。”

    随后,杜先生给本报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我是在华润公司的财务部现场交付的现金房款,而且是前后两次,房款收据上也注明了首付款和房款,并且交款人是我本人签字,购房是事实存在的,怎么会未收取过我的购房款项?而且我所能接触到的华润人士有两位,项目经理凌某和售楼员陈某,他们的行为均代表着华润公司。而华润公司表示的所谓从未收取过我购买该房的购房款项,不存在一房二卖行为的解答,是十分荒谬的,属于商业恶意欺诈。”

    同时,杜先生通过本报发布自己的声明:华润公司及公司员工的行为已经让本人利益严重受损,如华润公司还继续久拖不予坦诚面对解决,本人不会放弃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并向广大消费群体大声呼吁:“擦亮双眼,名牌房产商也玩猫儿腻,小心提防内部认购的陷阱。”

    记者手记

    等待进一步释疑

    记者接到华润置地“关于凤凰城事件的说明函”是在北京晨报社的办公室,由一位自称是华润置地员工的张女士将盖有公章的原文送来。但非常遗憾的是,她表示公司要求对外表态要上报总部批,自己没有代表公司采访的权力,因此无法就记者对说明函中提出的“退房具体时间以及相关资料”等多个疑问作出解释。但张女士表示:“我回去将尽快与公司说明情况,帮贵报联系到能够接受采访的负责人。”

    另一方,杜先生告诉记者,几年来华润置地从未就此事件与他正式沟通,包括多家媒体报道后这种状况也未发生改变,华润置地对他一直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而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报就此事件进行连续报道后,有更多媒体记者联系到他了解情况,希望就此事件进行深度报道。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