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信评估的要素
来源:信用中国
2008-05-05 17:31:06
建立咨询评估指标体系,首先要确定资信评估要评价哪些内容?即资信评估的要素。为了确定资信评估的要素,我们应先分析一下有哪些因素会对资信状况产生影响以及产生什么影响。 信用要素对我们进行信用分析和资信评估十分有用,它将指导我们按照什
建立咨询评估指标体系,首先要确定资信评估要评价哪些内容?即资信评估的要素。为了确定资信评估的要素,我们应先分析一下有哪些因素会对资信状况产生影响以及产生什么影响。
信用要素对我们进行信用分析和资信评估十分有用,它将指导我们按照什么内容进行信用分析,根据哪些方面进行资信评估。
国外提出的几种信用要素学说:
1. 5C要素。早在1910年,美国银行家波士特(William Post)在《发展信中的4C要素》(The Fore Big c’s Factor in Extending Credlit)一书中首先提出构成企业信用的四项要素:品格(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品(Collateral)、引起各方注目。后来,银行家基(Edward F.Gee)主张加上企业环境(Condition of Business),改称5C信用要素。其中担保品和环境为外部因素,品格、能力、资本为内部因素。
2. 4F要素。以后罗勃特摩利斯协会(Robert Moris Associates)又把信用五要素改为三要素,将品格、能力合称为个人要素(Personal Factor),将资本、担保品合称为财务要素(Financial Factor),将企业环境改为经济要素(Econoinic Factor)。1955年,德类克(Milton Drake)又把个人要素改为管理要素,形成目前企业信用三要素(管理、财务、经济)。后来,欧、美、日本等国在信用分析中发现工商企业成败都同内部组织管理有关,主张增加组织要素(Organization Factor),连同以上三要素,称为4C要素。
3. 5P要素。有的学者认为企业信用有五要素组成,即:借主(Person)、借款用途(Purpose)、还款财源(Payment)、债权保护(Protection)、前途展望(Perspective),称为5P要素。
4. 信用方程式。贝克曼和巴特尔(Theodore N.Beckman & Robert Bartels)两位教授后来又把信用5C要素中品格、能力和资本三个内在要素形成不同组合,组成下列信用方程式:
良好的信用=品格+能力+资本
基本的信用=品格+能力+资本不足
或=品格+资本+能力不足
低劣的信用=品格-能力-资本
或=资本-品格-能力
欺诈的信用=能力-品格-资本
这就是说,企业具有良好的信用,必须具备品格、资本和能力等三项要素,如果资本不足或者能力不足,就不能说是良好的信用,只能算是基本的信用。如果只有品格,没有能力和资本;或者只有资本,没有品格和能力,那就属于低劣的信用。如果只有能力,没有品格和资本,这就可能成为欺诈的信用,使市场经济的害马,十分危险。
5.六“C”学说又是在原来五“C”基础上演进而来的。除了原来的Character(品格)、Capacity(能力)、Capital(资本)、Collateral(担保品)、Condition(环境状况)这五“C”外,又增加了Coverage insurance(保险)一项。
“保险”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保险只表示保险公司提供的传统保险业务,而广义的保险含义则广泛得多。凡是涉及到债权保障方面的作业方式和业务,都统称之为“保险”。比如信用保险、保理、福费廷、信用证等众多具有保障作用的业务都是“保险”业务。
保险这个“C”的重要性是在近代、尤其是现代商业活动中逐渐体现出来的。同“担保品”性质一样,保险也是通过减少授信者的潜在风险,达到获取信用的目的。但保险是通过第三方“保证”取得信用,而“担保品”一般却只是自己提供,所以,保险比担保品的运用更加广泛。随着社会商业服务业的成熟,为客户提供“保证”服务的机构和品种越来越多,很多信誉良好的企业已经可以通过“纯信誉”借助服务机构的保险获取授信者的信用,而不用自己提供“担保品”以获得信用。因此“保险”比“担保品”更能体现现代经济贸易发展的特点。
6、六“A”学说
美国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将企业要素归纳为以下六项,即:经济因素(Economic Aspects)、技术因素(Technical Aspects)、管理因素(Managerial Aspects)、组织因素(Organizational Aspects)、商业因素(Commercial Aspects)和财务因素(Financial Aspects)。
①经济因素
主要考察市场经济大环境是否有利于受信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②技术因素
主要考察受信企业在技术先进程度、生产能力、获利能力上是否有利于还款。
③管理因素
主要考察受信企业内部各项管理措施是否完善,管理者经营作风和信誉状况的优劣。
④组织因素
主要考察受信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是否健全。
⑤商业因素
主要考察受信企业原材料、动力、劳力、设备是否充分、产品销售市场和价格竞争力等方向是否占优。
⑥财务因素
主要从财务角度考察受信企业资金运用、资本结构、偿债能力、流动性、获利能力等水平高低。
7、十“M”学说
十“M”学说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①人力:(Man)
从经营者的品质、能力、经验、作风和企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分析。
②财力:(Money)
从财务角度分析受信企业的资本结构,资金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并辅助考察资金长、短期运用计划。
③机器设备能力(Machinery)
从机器设备的品质、效能、新颖程度、数量等方面分析对企业经营者的影响。
④销售能力(Market)
销售能力强弱影响企业收益能力,应分析其销售途径是否健全,销售网络是否完备、市场占有率高低、客户分布广度等。
⑤管理能力(Management)
从经营的计划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分析。
⑥原材料供应能力(Making plan)
考察原料的品质、价格、成本、存量等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影响。
⑦计划能力(Material)
分析企业对长、短期经营活动的经营方针有无制订和是否适合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⑧制造能力(Manufacturing)
从企业人力、财力、机械运作能力、原料供应能力多方面综合分析制造能力。
⑨方法(Method)
从企业生产技术角度分析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⑩获利能力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18-06-04 14:46:35
中国金融家
2018-04-28 09:37:07
发现(智库版)
2018-03-22 09:42:04
发现(智库版)
2018-03-07 14:10:40
中国新闻网
2016-01-19 10:08:01